減碳之路:碳中和新征途 ISO 14068
- CRM PIMQ
- 2024年5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8月5日
在上期文章「減碳之路:應對碳盤查ISO 14064」中,我們提到了碳盤查國際標準在全球ESG目標中的重要性,目的是為了建立和推廣一套標準化的測量、監測和報告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企業因應碳盤查標準進而制訂減碳目標,監控數據、優化生產以減少碳排放量,但你以為這樣就完成永續經營目標了嗎?No No,減碳之路漫漫,事情才沒有這麼容易呢!

守護地球,走向零碳新時代
在面對氣候危機時,人們經常聽到各種應對方法,聽起來目的都是為了降低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卻不知道實際的差異到底是甚麼?但即使目標相同,採取的措施和評估工具卻不太一樣。在正式踏上減碳之路之前,先來科普一下減碳常常聽到的三個重要用語,並了解其中的差異性!
淨零排放 (Net Zero Emissions): 減少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至接近零值,不再製造額外的溫室氣體。簡單來說,就是縱觀減少所有溫室氣體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常見的方式為通過使用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等措施實現淨零排放。
負碳排 (Carbon Negative): 企業或組織移除的二氧化碳量大於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這是一個在減碳之路上更進階並長遠的目標。不僅是要減少排放,企業還要主動清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原環境品質。除了造植林木,現今科技更可透過碳的負排放技術,如碳匯、碳捕獲與封存(CCUS)、直接空氣捕獲(DAC)等達成此目標。期望不僅要做到碳中和,更希望為環境帶來更大的貢獻。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經過減碳、種樹或碳交易等行動移除二氧化碳量,達到排放和移除的平衡。碳中和目標在於人類放出多少二氧化碳量,就需找到方法去補償,平衡人類對地球的影響。
ISO 14068-1 : 2023 ( PAS 2060 ) 碳中和標準
國際標準組織於 2023 年 11 月正式發布了新的標準ISO 14068-1 : 2023 ( PAS 2060 ) 碳中和標準代替了以往的 PAS 2060(碳中和),如同碳盤查與碳足跡標準,這套準則為組織、產品和服務提供了一套指導原則,讓它們能夠以量化、減少和抵消的方式實現和展示碳中和。
在企業實施碳中和計劃時,首要考慮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並加強溫室氣體的清除行動。而碳抵消只能用於企業已經採取了減排行動後,對其剩餘的碳排放進行補償。換句話說,企業應該優先通過減少自身排放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才能以抵換的方式處理剩餘的碳排量。
碳中和管理計畫步驟:

1. 確定範圍與邊界:使用國際認可的方法學(如 ISO 14064-1 及 ISO 14067),設定碳排放盤查與量化的範圍與邊界。
2. 執行溫室氣體盤查與量化:進行溫室氣體盤查與量化,確定企業的碳排放量。
3. 確保有效的減排行動:對選定的標的物進行碳排放減量行動,確保其有效性,並加強溫室氣體移除措施。
4. 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制定具有指定日期的短期和長期碳中和目標,確保在共同目標年份 2050 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5. 撰寫碳中和管理計畫:撰寫碳中和管理計畫,包括選擇用於抵換殘餘排放量的碳權,確保其具備真實性、額外性和永久性,並在結算期結束後 12 個月內註銷。
立即著手 實現碳中和目標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企業積極實施碳中和管理計畫,透過減排行動和碳抵消措施,將碳排放量降至最低並達到平衡。從碳盤查標準ISO 14064-1中可以確定整個碳中和管理計畫的範圍與邊界,配合新的碳中和標準 ISO 14068-1 : 2023 ( PAS 2060 ) ,能夠更全面地指導企業實施減排行動和碳抵消措施。PIMQ致力於幫助台灣的中小企業順應能源政策,積極開發了「電力監控模組」,其中碳盤查功能集成了ISO 14064-1、環保署溫室氣體盤查指引和CBAM申報計算規範,並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能夠完整應對碳盤查標準,並為能源管理計畫奠定良好基礎,以達到碳中和及淨零排放目標。
立即 訂閱PIMQ ,著手實現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