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之路:應對碳盤查ISO 14064
- CRM PIMQ
- 2024年4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8月5日
近年來,環繞綠色能源、碳排放權和實現碳中和的討論在新聞界和企業間持續升溫。這些議題不僅滿足了ESG投資的需求,更是科技與經濟發展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關鍵所在。因為地球只有一個,資源有限,這些議題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唯有通過碳排放管理,企業和組織才能應對氣候變化,履行社會責任,確保永續發展。
應對碳盤查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各類永續政策,企業似乎無所適從,而ISO 14067和ISO 14064便是國際引導並規範溫室氣體排放計算與碳盤查的兩個關鍵標準,它們提供了框架和指南,幫助企業評估、監測和管理其碳足跡,並提高報告和驗證的一致性,從而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四月底為台灣碳盤查報告書繳交截止日,「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已於2023年9月修正發布,特定行業別及全廠(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每年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製造業,應於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2023年溫室體排放量盤查,並於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清冊及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
除了規定內產業別需登錄碳盤查報告書,許多企業為應對國際情勢、客戶要求、及追求ESG及淨零碳排目標,也已開始自發性地管理碳排放量與追蹤碳足跡。
除了規定內產業別需登錄碳盤查報告書,許多企業為應對國際情勢、客戶要求、及追求ESG及淨零碳排目標,也已開始自發性地管理碳排放量與追蹤碳足跡。
碳足跡?碳盤查?傻傻分不清楚?
一說到減碳,碳足跡和碳盤查常常會被放在一起討論,但它們卻是兩個不同的標準點,雖然都與減碳有關,但是它們的焦點和應用卻有所不同。
碳足跡標準 ISO 14067專注於管理企業或組織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評估在其生命周期內直接和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一標準設定了一致性的規範和計算方法,以確保準確性和可比性。計算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的碳排放量需要取得產品上下游供應鏈數據,使用付費資料庫取得生命週期各階段排放係數,計算非常繁瑣,須依據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且無簡易工具可供使用。
碳盤查標準 ISO 14064系列則作為溫室氣體盤查和查證的指導。其中,ISO 14064-1用於盤查組織或企業活動(包括企業直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和其他排放,涵蓋工廠生產、能源使用以及組織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提供了設計、發展、管理和報告準則和要求,確立了一致性的規範和量化標準。

簡單來說,碳足跡是追蹤一個「產品」的總排碳量;碳盤查則是追蹤一個「工廠(組織)」的總排碳量。
儘管碳足跡的計算較為複雜不易推行,目前尚未有相關法規要求,採企業自願式執行,但因永續碳排規範持續更迭推新,除了祈望地球能擁有永續的環境資源,企業也需防範台灣過度養過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問題。因而現在開始部署應對便是重要的關鍵點。
減碳之路 政府與企業攜手
為協助企業執行碳盤查,經濟部在2022年5月31日推出了「2050淨零排放網」,提供了碳估算數位工具,讓中小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求,在試算練習區進行碳排計算;氣候署也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中列有詳細的盤查作業指引及試算工具,為提升企業碳盤查及減碳能力,更積極舉行座談會及輔導說明會協助企業能更完善的了解碳盤查規範及執行步驟。
與此同時,PIMQ為了台灣的中小企業能迎頭趕上淨零碳排的能源政策,也積極開發「碳盤查功能」,集成了ISO 14064-1、環保署溫室氣體盤查指引和CBAM申報計算規範,並有效追蹤用電效能數據,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應對碳盤查標準,無所畏懼。
想要體驗碳盤查開外掛的功能嗎?立即 訂閱PIMQ ,鎖定電力監控新功能發佈!